《光電股》中美貿易戰台廠可望受惠,晶睿擴產迎轉單商機
中美貿易戰未歇,安控產業可望成為受惠者!晶睿(3454)董事長陳文昌表示,中美貿易戰有稅跟法令的問題,在大陸做ODM的廠商有稅的問題,可能讓與大陸廠合作的客戶轉向台灣廠商,對台灣廠商是正面的,為強化產品競爭力,公司除設立研發中心招攬優秀人才,也在台達桃園廠新設產線,目前新產線已開始試產,預計10月正式量產,未來晶睿專業監控產品線將全數為「台灣製造」。
晶睿今天下午舉行法說會,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,成為今天法人關注的焦點,陳文昌表示,監控產業是高度敏感的產業,中美貿易戰有稅跟法令的問題,美國禁止海康及大華賣到敏感區域,且在大陸做ODM的廠商有稅的問題,可能讓與大陸廠合作的客戶轉向台灣廠商,對台灣廠商是正面的;至於大陸天網計畫,雖然大陸在天網計畫投下的錢是天文數字,每個城市都是幾百億元人民幣在做,但中國以外的廠商可以吃到的機率不高。
陳文昌表示,雖然安控產業高度競爭,但影像應用愈來愈廣,高頻寬、高速運算都跟影像壓縮、傳輸及應用有關,智慧交通、智慧零售及智慧製造等都有一定的成長,根據IHS報告,專業監控維持8%年成長,只是市場由誰分食很難說,為研攬更多優秀人才,公司成立「新人工智慧影像偵測、監控與特徵分析技術」研發中心,並在桃園設立新工廠,目前新產線已開始試產,預計10月開始量產。
受到代工客戶訂單下滑拖累,晶睿上半年業績表現平平,第2季合併營收為13.79億元,季增25.02%,營業毛利為5億元,單季合併毛利率為36.3%,季減3.49個百分點,年增2.72個百分點,稅後盈餘為1.29億元,單季每股盈餘為1.54元;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4.83億元,營業毛利為9.39億元,合併毛利率為37.85%,年增3.69個百分點,稅後盈餘為1.81億元,年增1.05%,每股盈餘為2.17元。
由於代工客戶訂單下滑,晶睿今年上半年代工與品牌客戶佔比從去年的60:40下滑為55:45,不過隨著與大陸廠商合作的客戶轉向與台灣廠合作,目前晶睿已接到4個專業安控客戶訂單,其中兩個將於第4季開始量產,屆時第4季營收將會拉升,毛利率亦可望因營收規模放大有機會比第3季好,明年如果4個代工專案都順利進行,不排除代工與品牌比重回到60:40。
晶睿品牌事業處副總經理顧中威表示,深度學習技術是人工智慧在安全監控產業應用的新領域,相較於目前市場多是透過雲端後台進行影像整合運算,晶睿是採邊緣運算,將運算放在攝影機,並將攝影機演算聚焦在人,進行類似深度學習,也就是透過雙鏡頭模擬人類立體視覺,學習在場域中如何運用影像資料,且此種運算可以降低流量,並就資料即時判斷,增加營運績效。
在與台達電(2308)合作方面,顧中威表示,晶睿與台達的合作,主要在產能擴充及樓宇自動化產品研發,公司與台達集團樓宇自動化平台LOYTEC及Delta Control進行軟硬體整合,鎖定智慧城市應用及樓宇自動化開發新產品,在智慧製造及車用方面,雙方也有合作,但這兩項產品只在初期接觸階段。
為因應客戶需求,晶睿在台達協助下在台達桃園廠設置新產線,目前新產線已在試產,初期將設置5條產線,預計10月正式量產,新產線量產後,產能將以較目前倍數成長,成為公司搶食中美貿易戰轉單的助力。
(時報資訊)
本文來自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80822003073-260410
留言列表